如果告诉你,中国14亿人,一半都是近视眼,你会不会感到很惊讶?根据中国健康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《国民视觉健康报告》多个方面数据显示,2020年中国近视人口达到7亿,也就是说中国每两个人中就有一个人近视。
另据《中国眼健康白皮书》多个方面数据显示,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发生率为53.6%,大学生近视总体发生率超90%,也就是说现在一大半的年轻人,都是近视眼,近视人数使得眼镜市场十分庞大,据全球调查研究机构EuromonitorInternational 多个方面数据显示,我国眼镜商品市场规模保持快速增长态势,销售量由2014年1.08亿副增加至2018年的1.32亿副,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.00%,增速远高于同期全球增速水平。
一直以来,眼镜行业一直流传这一句线元卖给你是行情”,的确,在眼镜店里,普通用户配副眼镜花个上千元早已不是罕见的事,那么眼镜行业真的是个“赚翻了”的好生意吗?
近日,眼镜镜片生产商明月镜片股份有限公司(下称明月镜片)向创业板IPO发起冲刺,并在7月8日即将上会,其招股书也揭开了眼镜行业的“暴利”面纱。
招股书显示,2018年至2020年,明月镜片营收分别为5.09亿、5.53亿、5.40亿元,从收入结构看,同期内,镜片收入占比均超过八成,成镜收入占比也一直在10%上下徘徊,这也代表着,企业主要靠卖镜片和成镜赚钱。
同期内,明月镜片的高毛利引人关注,2020年,其每片镜片的成本为6.77元,每副眼镜的成本仅有60.33元,如此看来明月镜片的成本可谓相当廉价,但其终端毛利率高达90%,这不免让黑池妹回想起之前配眼镜时看到的价格表,一副好一些的眼镜,就得超过1000元,到达2000元价位的也不少见。
更令人瞠目结舌的是,明月镜片电商自营镜片产品毛利率分别高达94.54%、94.88%、91.7%。
在某电子商务平台明月镜片旗舰店能够正常的看到,销量最高的一副非球面的400度镜片,折射率1.56(较薄)价格在248元,折射率1.61(薄)的价格328元,折射率1.67(超薄)的价格578元,折射率1.74(超薄)的价格最高,为1898元;从成镜价格来看,销量最高的一幅配置非球面镜片,折射率为1.56(较薄)的成镜价格348元,而配置智能变色镜片,折射率1.71(超薄)的成镜价格高达1498元。
而“暴利”的明月镜片,在行业中并非孤例,“国内眼镜第一股”,主打零售端的博士眼镜早在2017年3月就递交交了招股说明书,其中显示,2016年,博士眼镜的镜架平均采购单价仅为89元,镜片的平均采购单价不到29元。
但在销售的时候,镜架的平均售价达到每副506元,每片镜片的平均售价达到了281元,相比采购价上涨了好几倍,依据招股书显示,在不含返利的情况下,镜架的毛利率达到74%,镜片的毛利率甚至达到82%。
看来,“卖眼镜”确实是门暴利生意,而在网上,对于眼镜行业的“暴利”的评论也比比皆是,“眼镜行业太暴利了,配个眼镜各种折后还要8千”、“眼镜怎么会这么贵啊!!!!!”、“去配了副眼镜,花了近九千,镜框加镜片,不愧是暴利行业!”.....
而面对高价眼镜,有网友直言,“谁愿意交智商税谁交”,不过,也有近视者们表示“没办法,谁让这是咱们近视眼的必需品呢”,还有消费者调侃:“我知道镜片成本低,但是我敢花低价买,奈何商家不卖啊”。
但眼镜厂商,赚钱真的就这么轻松吗?虽然看起来,眼镜的超高毛利率让厂家赚得盆满钵满,但实际上,情况可能有些不同,多个方面数据显示,2018年至2020年,明月镜片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284.66万元、6984.60万元、7000.49万元,净利率分别为6.45%、12.63%、12.96%。
据艾瑞咨询《2020年中国眼镜镜片行业白皮书》中提到,纵观眼镜行业整个产业链条,从生产商、经销商到零售商,鲜有净利润率超过20%的企业存在,以已上市的博士眼镜为例,2019年博士眼镜的净利润率仅为9.5%。
那么,眼镜厂商卖眼镜赚的钱都去哪了?在央视采访中,一位眼镜行业从业者解释称,运营、人员、房租等费用成为了他们的主要开销,而且,地段越好,租金越贵,在大城市商场中开一家小店,每天至少要卖两副以上的眼镜才可能不亏损,但就算是每天卖两副的要求,大部分店铺也达不到。
“每天至少要卖两副以上”的说法听起来有点夸张,但仔细回忆一下,也确实很少见到眼镜店人满为患的时候,而相较于别的行业,适配眼镜的过程很依赖线下亲身体验。
虽然如今也有人选择在医院里做好验光,拿到数据后在网上下单,但根据明月镜片的招股书显示,2020年的大部分镜片收入还是线下创造的,线上自营仅主要经营业务收入的8.50%。
此外,有业内的人表示,像明月这种大品牌之所以为广大购买的人熟悉,那是因为在品牌宣传、广告营销等方面下了很大的成本,比如其形象代言人请的是国家一级演员陈道明,打广告的地方也都是通过种种渠道,花销是很大的。
的确,明月镜片在营销上的投入,“吞掉”了它相当大一部分利润,招股书显示,从2017年至2020年,明月镜片的销售费用分别为4928万元、7682万元、1.04亿元与1.13亿元,四年时间涨了近三倍,值得一提的是,2019年度明月镜片的净利润仅为0.81亿元,当年“砸”在广告上的钱超过了公司净利润。
据艾瑞咨询《2020年中国眼镜镜片行业白皮书》显示,镜片市场整体集中度不高,呈现分散化的竞争格局,行业竞争非常激烈,而眼镜这样一个耐用品行业,要想建立起知名度似乎少不了大量的宣传。